有关教育方面的名词解释
1、广义的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把本是作为自然人而降生到孩子培养成社会一员的工作。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义的教育。 2、白板说:白板说是洛克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3、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4、幼儿教育: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
5、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6、教育目的: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7、保教结合:也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8、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9、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0、非智力因素: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
11、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
育。
12、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13、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14、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15、发展适宜性原则: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
面和谐的发展。
16、[A]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幼儿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B]幼小衔接期:是指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正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17、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意思是指幼儿园与其所住的社会、与幼儿家庭所住的社区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18、幼儿园课程: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的手段,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19、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的确定:是幼儿园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20、角色游戏: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
21、结构游戏:凡是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22、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心理活动的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23、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7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4、发展性原则:指的是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幼儿心理,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5、表象: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在人脑中的映像。 26、敏感期:是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敏感期就是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9、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既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0、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1、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出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2、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的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33、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比。 34、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态度。主要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显著特征。
35、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6、想象:指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37、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员。 38、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39、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40、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4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42、气质“掩蔽现象”: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43、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
44、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45、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 度上期望的总称。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是在对性别角色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从而导致幼儿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46、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47、教师效能感训练:是指鼓励教师运用诸如积极倾听与解决冲突等技术,建立开放、真诚的课堂沟通情境。
48、强化物:是指操作反应之后所给予的,能够提高
反应概率的刺激。
49、习惯化:是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50、诱因:是指诱发个体行为的外在原因。
51、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无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
52、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53、幼儿个别差异: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景下,在智力、性格、性别、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54、学习类型:是个人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它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
55、补偿教育:是指针对在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没有机会享受正规教育,丧失良好教育权利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56、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积极的社会功能。
57、情景演示:是指让儿童以表演的方式,思考和表现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中作出行为对策的教育方法。 58、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或是针对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向学前儿童进行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59、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60、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以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
61、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的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6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63、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64、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她有哪些需要和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 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65、第一反抗期:是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也称“教育危机期”。
66、五指活动课程:是指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而这些内容又是以一种整体的相互贯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就好像人的手,虽有五指之分,但彼此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手掌。
67、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幼儿和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综合症。
68、理智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69、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看法和认识,它主要包括人们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地位与权利、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的生长发展的原因与形式以及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的看法或认识。 70、现代儿童观: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71、角色游戏:是指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72、创造性游戏:是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73、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74、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75、环境决定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从其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出发,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环境决定论。 76、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
77、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78、社会性: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人们为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 79、幼儿社会性:是指个体在幼儿阶段,由于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对待自己与对待别人
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改变的历程。 80、幼儿园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
81、家长开放日:托幼机构为了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教育工作,都会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家长来园,参观或参加活动,这一天通常就被定为家长开放日。 8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既可以表现为个体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也可以表现为在道德观念的支配下采取行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83、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84、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是以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学前儿童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培养学前素质的教育。
85、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86、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87、幼年健忘: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和幼小儿童大脑皮层的法则有密切关系,也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连接突触的功能成熟水平有关。
88、内部言语:是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89、亲子游戏:指父母与子女间或祖父母与孙子女间的游戏行为,它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这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90、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
91、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92、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一种误区。是提前用小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幼儿。表现在两种情况中:一是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书写汉字等,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学习中只能较多使用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小学化,如 教师长时间的用语言教学法教学。
93、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体制,这种动力体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94、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95、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幼儿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应能力,也包括幼儿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应能力。
9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学前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97、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98、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限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99、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100、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是实现幼儿教育的手段。 101、情境问题测试:指先由评价者设计一个需要思考的情境,然后要求学前儿童根据他们已熟悉的科学经验、事实或科学概念来解释这个情境中出现的新现象。 102、正规性科学经验活动:也称为预定性科学经验活动,它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技能,并相应地提供材料,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103、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 104、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105、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106、同伴关系: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107、学前儿童的健康:是指学前期的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的生长发育,没有生理缺陷,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制不断增强,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108、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的良好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109、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养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任务。
110、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如幼儿的生活活动、劳动活动、教学活动等)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
111、白板说:白板说是洛克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的标记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112、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113、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个体非常的重要。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114、幼儿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15、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子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形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116、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是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幼儿园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199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章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117、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118、学前初期:指儿童3~4岁这一年龄阶段,出于幼 儿期的初期阶段,也是幼儿园的小班年龄。
119、脚手架: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种辅助物,孩子凭借这种辅助物可能完成其独立无法完成的任务,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
120、自主性游戏: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比较符合游戏的特点,体现游戏的本质,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21、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独特性的几种表现,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成分。其中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
122、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123、自然观察:是指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对幼儿学习的了解。自然观察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常用方法,非常适合对幼儿学习的研究。 124、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属简单的心理想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包括视、听、嗅、触、动与平衡觉等。 125、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恩物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126、生理成熟:是指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与水平。幼儿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前提。
127、主题活动:是教师按照某一种逻辑,将相关的内容整合进去,在一段时间内围绕着某一中心内容(即 主题)来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28、幼儿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129、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反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130、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131、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这些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备条件。 132、开放日制度:是指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各种保教活动,如运动会、元宵灯会、节日庆祝活动等,使家长具体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看到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教育要求和方法,增进对幼儿园工作的感性认识,家长通过对同一年龄幼儿行为和能力的对比,可以从侧面认识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改进家庭教育制度。
133、家长园地: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常用的形式,一般张贴于本班的活动室门外,主要介绍本班一周工作
重点、教育活动的安排、需要家长配合和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短小的教育文章供家长参考。
134、发现学习:是指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135、演示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特点是直观形象,常配合语言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一起使用。教学演示可以集 中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力、思维力,认清对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136、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137、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138、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139、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14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概括性,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二是间接性:思维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 141、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又称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该阶段幼儿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
142、活动性原则:是指幼儿通过参与游戏等活动,认识外部世界,体验各种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在活动中产生的新的心理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143、家长委员会:由各个年龄班选出的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参与幼儿园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同时委员会也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 促进家园的合作。
144、保教结合的原则: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之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的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教育则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等。这两方面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前部内容。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145、适应现象: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146、注意的稳定性:只指注意能够以同一强度在某一对象上或某一活动中保持的时间的多少。保持的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好。注意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注意的稳定性较好才能保证个体的行为活动顺利进行。
147、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
148、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特征是: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兼顾家庭和事业(女性特征)。这种双性文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二而不过风强调性别差异。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 149、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 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150、间接指导:指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一种指导方式。教师应通过观察幼儿游戏,适当时候参与幼儿游戏,但是这种参与以不干扰幼儿游戏顺利进行、不限制幼儿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为前提,要善于启发和转换角色,而不是一种干涉。
151、注意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能够清楚地知觉到的对象数量。注意范围的 发展受幼儿生理发育程度、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和注意对象特点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15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指导和调控。
153、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此项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154、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
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有规律”。 155、全面性原则:是指幼儿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既重视幼儿的共同需要和普遍问题,也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和个别需求;既重视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也关注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既重视幼儿的智力培养, 也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56、幼儿教育:在广义上指一切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方面发展的活动。狭义是指幼儿园或相关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157、幼儿体育: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体质、以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58、幼儿智育:是有目的和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159、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160、幼儿美育: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161、有规则的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而编制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162、人类的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163、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64、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165、情感支持性原则:是指教师在与幼儿的日常交往中,积极地建立双向接纳和爱的情感联系,并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社会性情感感染、激发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166、幼儿学习评价:是指教师收集有关幼儿学习表现的各种素材和信息,并以某种参照为标准,对幼儿的学习进行综合、解释、价值判断,以评定幼儿学习水平的过程。
167、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
168、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和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幼儿心理学常用的两种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69、调查法:通过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幼儿的人,以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幼儿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
170、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时刻变化,而变化又因人而异。
4、幼儿教育: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
5、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6、教育目的: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7、保教结合:也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8、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9、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0、非智力因素: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
11、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
育。
12、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13、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14、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15、发展适宜性原则: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
面和谐的发展。
16、[A]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幼儿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B]幼小衔接期:是指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正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17、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意思是指幼儿园与其所住的社会、与幼儿家庭所住的社区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18、幼儿园课程: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的手段,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19、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的确定:是幼儿园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20、角色游戏: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
21、结构游戏:凡是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22、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心理活动的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23、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7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4、发展性原则:指的是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幼儿心理,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5、表象: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在人脑中的映像。 26、敏感期:是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敏感期就是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9、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既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0、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1、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出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2、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的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33、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比。 34、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态度。主要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显著特征。
35、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6、想象:指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37、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员。 38、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39、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40、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4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42、气质“掩蔽现象”: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43、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
44、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45、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 度上期望的总称。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是在对性别角色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从而导致幼儿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46、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47、教师效能感训练:是指鼓励教师运用诸如积极倾听与解决冲突等技术,建立开放、真诚的课堂沟通情境。
48、强化物:是指操作反应之后所给予的,能够提高
反应概率的刺激。
49、习惯化:是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50、诱因:是指诱发个体行为的外在原因。
51、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无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
52、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53、幼儿个别差异: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景下,在智力、性格、性别、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54、学习类型:是个人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它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
55、补偿教育:是指针对在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没有机会享受正规教育,丧失良好教育权利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56、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积极的社会功能。
57、情景演示:是指让儿童以表演的方式,思考和表现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中作出行为对策的教育方法。 58、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或是针对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向学前儿童进行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59、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60、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以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
61、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的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6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63、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64、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她有哪些需要和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 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65、第一反抗期:是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也称“教育危机期”。
66、五指活动课程:是指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而这些内容又是以一种整体的相互贯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就好像人的手,虽有五指之分,但彼此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手掌。
67、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幼儿和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综合症。
68、理智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69、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看法和认识,它主要包括人们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地位与权利、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的生长发展的原因与形式以及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的看法或认识。 70、现代儿童观: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71、角色游戏:是指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72、创造性游戏:是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73、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74、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75、环境决定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从其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出发,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环境决定论。 76、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
77、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78、社会性: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人们为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 79、幼儿社会性:是指个体在幼儿阶段,由于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对待自己与对待别人
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改变的历程。 80、幼儿园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
81、家长开放日:托幼机构为了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教育工作,都会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家长来园,参观或参加活动,这一天通常就被定为家长开放日。 8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既可以表现为个体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也可以表现为在道德观念的支配下采取行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83、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84、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是以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学前儿童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培养学前素质的教育。
85、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86、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87、幼年健忘: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和幼小儿童大脑皮层的法则有密切关系,也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连接突触的功能成熟水平有关。
88、内部言语:是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89、亲子游戏:指父母与子女间或祖父母与孙子女间的游戏行为,它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这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90、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
91、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92、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一种误区。是提前用小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幼儿。表现在两种情况中:一是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书写汉字等,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学习中只能较多使用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小学化,如 教师长时间的用语言教学法教学。
93、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体制,这种动力体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94、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95、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幼儿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应能力,也包括幼儿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应能力。
9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学前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97、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98、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限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99、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100、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是实现幼儿教育的手段。 101、情境问题测试:指先由评价者设计一个需要思考的情境,然后要求学前儿童根据他们已熟悉的科学经验、事实或科学概念来解释这个情境中出现的新现象。 102、正规性科学经验活动:也称为预定性科学经验活动,它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技能,并相应地提供材料,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103、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 104、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105、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106、同伴关系: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107、学前儿童的健康:是指学前期的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的生长发育,没有生理缺陷,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制不断增强,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108、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的良好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109、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养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任务。
110、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如幼儿的生活活动、劳动活动、教学活动等)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
111、白板说:白板说是洛克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的标记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112、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113、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个体非常的重要。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114、幼儿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15、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子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形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116、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是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幼儿园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199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章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117、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118、学前初期:指儿童3~4岁这一年龄阶段,出于幼 儿期的初期阶段,也是幼儿园的小班年龄。
119、脚手架: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种辅助物,孩子凭借这种辅助物可能完成其独立无法完成的任务,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
120、自主性游戏:指幼儿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比较符合游戏的特点,体现游戏的本质,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21、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独特性的几种表现,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成分。其中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
122、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123、自然观察:是指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对幼儿学习的了解。自然观察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常用方法,非常适合对幼儿学习的研究。 124、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属简单的心理想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包括视、听、嗅、触、动与平衡觉等。 125、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恩物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126、生理成熟:是指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与水平。幼儿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前提。
127、主题活动:是教师按照某一种逻辑,将相关的内容整合进去,在一段时间内围绕着某一中心内容(即 主题)来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28、幼儿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129、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反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130、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131、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这些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备条件。 132、开放日制度:是指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各种保教活动,如运动会、元宵灯会、节日庆祝活动等,使家长具体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看到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教育要求和方法,增进对幼儿园工作的感性认识,家长通过对同一年龄幼儿行为和能力的对比,可以从侧面认识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改进家庭教育制度。
133、家长园地: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常用的形式,一般张贴于本班的活动室门外,主要介绍本班一周工作
重点、教育活动的安排、需要家长配合和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短小的教育文章供家长参考。
134、发现学习:是指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135、演示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特点是直观形象,常配合语言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一起使用。教学演示可以集 中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力、思维力,认清对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136、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137、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138、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139、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14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概括性,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二是间接性:思维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 141、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又称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该阶段幼儿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
142、活动性原则:是指幼儿通过参与游戏等活动,认识外部世界,体验各种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在活动中产生的新的心理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143、家长委员会:由各个年龄班选出的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参与幼儿园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同时委员会也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 促进家园的合作。
144、保教结合的原则: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之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的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教育则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等。这两方面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前部内容。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145、适应现象: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146、注意的稳定性:只指注意能够以同一强度在某一对象上或某一活动中保持的时间的多少。保持的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好。注意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注意的稳定性较好才能保证个体的行为活动顺利进行。
147、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
148、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特征是: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兼顾家庭和事业(女性特征)。这种双性文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二而不过风强调性别差异。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 149、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 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150、间接指导:指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一种指导方式。教师应通过观察幼儿游戏,适当时候参与幼儿游戏,但是这种参与以不干扰幼儿游戏顺利进行、不限制幼儿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为前提,要善于启发和转换角色,而不是一种干涉。
151、注意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能够清楚地知觉到的对象数量。注意范围的 发展受幼儿生理发育程度、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和注意对象特点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15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指导和调控。
153、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此项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154、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
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有规律”。 155、全面性原则:是指幼儿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既重视幼儿的共同需要和普遍问题,也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和个别需求;既重视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也关注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既重视幼儿的智力培养, 也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56、幼儿教育:在广义上指一切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方面发展的活动。狭义是指幼儿园或相关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157、幼儿体育: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体质、以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58、幼儿智育:是有目的和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159、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160、幼儿美育: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161、有规则的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而编制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162、人类的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163、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64、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165、情感支持性原则:是指教师在与幼儿的日常交往中,积极地建立双向接纳和爱的情感联系,并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社会性情感感染、激发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166、幼儿学习评价:是指教师收集有关幼儿学习表现的各种素材和信息,并以某种参照为标准,对幼儿的学习进行综合、解释、价值判断,以评定幼儿学习水平的过程。
167、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
168、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和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幼儿心理学常用的两种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69、调查法:通过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幼儿的人,以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幼儿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
170、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时刻变化,而变化又因人而异。
【点击打开/关闭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