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来袭”。为扎实做好防溺水工作,有效预防和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瓦溪镇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巧用“实、活、防、常”四字诀切实筑牢防溺水“安全堤”。
巧用“实”字重部署
自进入汛期以来,我镇就结合防汛工作及早部署防溺水工作,完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形成防溺水工作合力。同时,实行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包干责任制,明确分片包干人员工作职责,做好重点人群管理,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巧用“活”字广宣传
以学校、家庭为主阵地,通过“村大喇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两微一抖”推送、召开主题班会、手势舞、观看宣传影片、签订责任书等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宣传工作,做到防溺水宣传氛围浓厚,安全知识家喻户晓,有效引导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提醒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坚持党建引领,开设“村长课堂”,促进村校联动,丰富宣教课堂。村(社区)书记化身老师到辖区学校讲述防溺水安全知识及溺水案例,通过接地气的口语让课堂更生动鲜活,防溺水知识更入脑入心。
巧用“防”字排隐患
组织镇村干部对全镇辖区所有水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建立溺水风险点台账,并在溺水风险点稳固相关防溺水安全标识、隔离网、警示牌等安装,对标志缺失和不醒目的,及时增设和更换,做到隐患排查到位、安全警示到位。同时,在危险水域岸边安放“救生杆”,这些“救生杆”一般采用五六米长的竹竿,竹竿上写着“溺水救生杆 非紧急勿动”几个字,既能警示告诫群众珍爱生命远离溺水危险区,又能在关键时刻充当救援设备。
巧用“常”字抓巡防
结合河长制,镇村两级河长对危险水域每周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巡防,重点检查警示牌是否完好、各村巡防人员是否到位,及时劝离在危险水域进行垂钓、游泳、戏水等危险行为的人员。此外,健全重点水域常态化巡护机制,凝聚党员干部、镇村网格员、学校教师等各方力量,组建镇村两级防溺水志愿巡护队伍18支,按时段、区域进行联合巡防,增强巡防密度和力度,做好群众劝阻、安全提醒等工作,切实做到重点水域、重点时段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
(图为:瓦溪镇召开2022年防治学生溺水“护苗”专项工作会议)
(图为:采取横幅、海报、入户宣传等多样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宣传工作)
(图为:各村开展“村长课堂”讲述防溺水安全知识及溺水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