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部门专栏

紫金: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06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289
【字体:
  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紫金县积极作为,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借助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全力投身“百千万工程”,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近年来,紫金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企业培育、平台建设、科技赋能乡村、优化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打出一套科技创新“组合拳”,奏响一曲激昂奋进的发展乐章。
  引育企业、点燃县域经济“强引擎”
  走进河源紫金(龙华)科技创新孵化中心,这里充满着蓬勃的发展气息。工作人员忙碌地穿梭在各个办公区域和实验室之间,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我们与深圳市龙华区携手打造这个孵化中心,旨在精准对接并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为紫金的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孵化中心负责人满怀激情地介绍道。

为吸引优质企业扎根紫金,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政策。对于将研发总部迁入的大型企业以及在本地备案登记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市外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搬迁落户并重新登记备案的,单个企业最高可获得200万元的一次性扶持。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吸引下,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纷纷选择落户紫金。

  威尔福船帆(河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走进其近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大型机械有序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巨大的风帆在生产线上逐步成型,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紫金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发展环境优越,让我们有信心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如今,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风帆制造生产基地!”公司负责人彭必发自豪地说道,“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让‘紫金制造’的风帆驶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目前,紫金县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稳坐国内最大头孢呋辛原料药出口单位的宝座;晟辉机械(广东)有限公司也在积极布局,计划投资3亿元在蓝塘产业新城打造国内最大的大直径潜孔生产基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亿元。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为紫金县在“百千万工程”中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提供有力支撑。

  搭建平台、构筑创新发展“新高地”

  在紫金县的科技型企业中,一个个科研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走进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的实验室,科研人员们身着白大褂,专注地操作着各种精密仪器,数据在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这里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智慧大脑”。

紫金县不仅鼓励企业自建科研机构,还积极加强与大湾区内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在紫金客茶谷,与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共建的博士工作站揭牌仪式现场热闹非凡,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个博士工作站的成立,为我们带来了顶尖的科研资源和高端人才,为推动茶产业创新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对助力“百千万工程”中特色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客茶谷负责人何东波激动地说道。

如今,紫金县已拥有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3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博士工作站2个。这些科研平台为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提供了坚实支撑。2022-2023年,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的头孢呋辛酸的新型结晶工艺开发及应用、紫金县金丰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茶小绿叶蝉种群调控技术研发和应用等项目,成功获得省科技专项资金支持,这正是平台建设成果的生动体现,也为“百千万工程”中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图片

  科技赋能、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紫金县的广袤乡村,科技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神奇画笔。走进“紫金蝉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微风拂过,茶香四溢。茶农们背着竹篓,熟练地采摘着鲜嫩的茶叶。“以前种茶全靠经验,产量不高,品质也不稳定。现在有了科技的帮助,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管理茶园,茶叶品质提升了,价格卖得更好,我们的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在龙窝镇双云峰茶园,茶农欧子意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图片

  紫金县全力建设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联合打造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也受邀参与蝉茶蜜香原理研究,14项关键技术得到集成与示范推广,“紫金蝉茶标准化生产技术”连续两年被评定为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为了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乡村,省科技厅选派16个团队共48名科技特派员深入村(居)。在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常常能看到科技特派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耐心地指导种养合作社、茶产业协会、畜牧业协会和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已累计协调解决35个技术难题。在科技的有力赋能下,紫金县荣获“广东生态茶创新试验区”“广东生态茶园区域品牌县”等荣誉称号,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百千万工程”中乡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服务、打造创新生态“优环境”

  紫金县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保障体系。“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关键要素。我们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出台了多项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来紫金创新创业。”紫金县相关领导介绍道。

紫金县的“雁归源”人才行动等政策成效显著,已累计吸引省科技创新人才80人、创新创业团队1个、卓越工程师7人。这些人才为紫金县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在资金支持方面,紫金县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科技投入的政策规定,及时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助和所得税减免等政策。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当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金融服务,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在一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会上,企业代表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热烈交流、深入洽谈,最终10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2.2275亿元科技信贷融资,为企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在“百千万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