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部门专栏

紫金提线木偶戏传承人钟荫光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发布时间:2020-04-24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4位传承人被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在入选的传承人名录中,我市钟荫光(紫金提线木偶戏传承人,入选传统戏剧目录传承人)、张顺利(龙川杂技传承人,入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目录传承人)、赖焕清(忠信花灯传承人,入选传统美术目录传承人)、黄准多(蒲米制作技艺传承人,入选传统技艺目录传承人)位列其中。

  
“提线木偶戏”是什么?


2006年,钟宣华等提线木偶戏老艺人在排练厅授徒习艺情景。

  “提线木偶戏”是广东省紫金县龙窝镇的一种传统戏剧,流行于紫金县、五华县、惠东县、海丰县、陆丰县、揭西县等地。

  “提线木偶戏”用客家方言演唱,唱腔音乐由粤剧、花朝戏唱腔,民间小调、山歌曲调衍生而来,自成一格。演出人物角色生、旦、公、婆、净、丑六大行当齐全,伴奏器乐有木鱼、唢呐、二胡、高胡、锣鼓、箫、扬琴、钹等。表演时,布置一个小舞台,只见木偶不见人,提线表演者站在帷幕后高处,一边操纵木偶,一边念唱。

  “提线木偶戏”传统剧目有《白蛇传》《薜仁贵征东》《化子进城》等。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有了土地多生产》《银山笛声》《八仙下凡来庆寿》等一批现代木偶戏剧目,参加县文艺汇演并获奖。

  
2
“提线木偶戏”的历史


2013年,紫金县龙窝木偶戏剧团“非遗日”在龙窝镇进行宣传展示“提线木偶戏”。

  据《紫金县志》《紫金文史》记载:“1885年,龙窝宝洞人邓木开从福建引进提线木偶戏,组建‘荣华堂’木偶戏班。”清末民初,龙窝镇一带有荣华堂、崇华堂、新艳华等8个木偶戏班,盛时艺人近百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龙窝镇仍有宝洞邓氏和慎田钟氏二个木偶戏班。1954年,五华“汉调”木偶戏剧团在紫金演出时濒临解体,由当时紫金县政府文教科接管,其间龙窝木偶戏艺人加入该团参加演出,1961年以该团为主组建广东省木偶戏剧团二团。

  “文革”期间木偶戏停演,改革开放后,木偶戏恢复演出,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仍演出频繁。2007年,宝洞、慎田木偶戏班合并为“紫金县龙窝镇木偶戏剧团”。


龙窝木偶戏剧团演员表演木偶戏。

  2000年以来,木偶戏多次参加河源市、紫金县文艺汇演和春节文化活动。2007年龙窝“提线木偶戏”分别被列为河源市、紫金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木偶戏剧团培养人才、更新设备,演出场次逐年提高,受到省内外新闻媒体关注。

  龙窝“提线木偶戏”已有130年历史,在河源市具有唯一性,具有重大的艺术影响力。“提线木偶戏”传统剧目多数取材于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和历史人物,宣扬忠贞爱国、惩恶扬善、向往美好爱情等积极主题。木偶戏用客家方言演唱,唱腔和伴奏音乐也源于民间,这些都表现出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当地民俗风情。

  剧本唱词发展带有社会形态变化的特点,是研究当地社会和生产力发展情况的历史证物。因此,“提线木偶戏”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