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政务动态

紫金县召开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会

发布时间:2019-01-17 来源: 紫金发布微信公众号 阅读人次: -
【字体:

1月16日,紫金召开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会,打响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冲锋动员令。县长廖继聪出席会议并讲话,县领导张志勇、谢秉波、钟建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紫龙公司等12家产业园项目实施主体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县长钟建政主持。

会上,农业局负责人汇报了紫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对河源市紫金县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财政资金使用方案进行了说明。紫龙公司等12家产业园项目实施主体企业负责人对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汇报。参会的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实施主体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回应。张志勇、谢秉波、钟建政分别从自身分管领域角度对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优化服务保障,加强科技支撑,强化宣传推广,加快推进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廖继聪指出,紫金茶产业的发展机遇和势头很好,要乘势而上,今天的推进会就是要吹响以茶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冲锋号,打响乡村振兴战略中茶产业发展的攻坚战、茶产业品牌宣传的开战动员令。要求企业要结合实际做好规划,确保可操作可落地,并注意差异化规划建设防止同质化发展;要加快推进,掌握建设节奏和进度;要履行配套资金的承诺和带动农户发展增收的责任;要打造亮点出特色树示范,同时寄语企业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增强法治、市场观念,抢抓紫金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瞄准抢占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要高效、优质、主动、廉洁靠前服务,自觉帮助企业解决痛点、堵点。要主动研究落实政策,整合上级各种政策和企业资源。要创新机制体制,加快土地流转,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供基础。加快推进紫金茶标准化建设,定期会商机制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台激励机制,鼓励茶企做好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电子商务等,大力推广区域公共品牌,进军大湾区,拓展市场空间,为企业提供市场支撑。还要做好产业园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公共配套,为产业园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紫金县茶叶产业园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以紫金县紫城、龙窝、苏区、南岭等4个镇为区域范围,面积1052.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384.8平方公里)的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区。目前,园内茶叶种植面积为2.95万亩,年产量达1950吨,年产值达5.43亿元;园区现有斗记、龙王绿、黄花、金山、金丰号等知名茶企;省级名牌产品9个,广东十大名茶1个,2018年广东十大好春茶4个;具有食品生产许可(SC)的茶叶生产企业18家、茶叶小型加工厂42家,通过FDA、欧盟认证茶企2家、无公害认证茶企17家、有机认证茶企19家,是广东地区绿色、有机生产率比较高的产茶区。预计到2020年,以紫金县紫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牵头实施主体的紫金县茶叶产业园投资将超过2亿元。

紫金县茶叶产业园总体规划形成“一核、一带、四圈、八点”的空间格局。“一核”: 即以紫城镇作为产业园核心区。依托紫城镇作为紫金县行政中心、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以及较好的茶叶发展基础,将该区域建成集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贸易流通茶叶科技研发、茶叶品牌打造、产业园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现代茶叶发展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茶区提质增效。

“一带”:即紫金茶叶产业发展核心带。依托国道G236、县道123沿线,发挥产业园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优势,成为紫金县吸聚高端要素、汇集优秀人才,实现紫金茶叶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中枢发展带,辐射带动产业园周边地区快速发展。

“四圈”:即四个辐射圈。通过在蓝坑村、黄花、彭坊、庄田等四个片区打造多个大型基地,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叶,形成具备特色的产业示范、农户增收、乡村振兴示范圈。建立现代化栽培技术体系,指导和引导茶叶种植按标生产、规范管理,提升茶叶品质及产量。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所、高校等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茶叶加工效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创新联农带农经营模式,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致力打造岭南乃至全国知名茶叶品牌。

“八点”:即八个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在紫城镇、龙窝镇、南岭镇发展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要以紫金特色为基础,将园区打造成为以茶叶生产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规模化农业旅游综合体,使之成为紫金县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和农业新业态新产业的示范园。

按照“一核、一带、四圈、八点”的规划布局,努力把紫金茶叶产业园打造成为:全省绿茶发展引领区、全省茶叶全产业链创新融合引领区、山区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茶产业绿色发展引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