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好义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好义镇认真对照工作要求,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部署推动我镇法治河源建设,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进行各项部署,以依法管理、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为目标,把法治政府建设贯穿我镇重点工作的始终,践行新理念、实现新作为、作出新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筑牢法治基础。现将今年以来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法治建设
我镇聚焦镇委中心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一是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法治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以法护航。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方略,不断提高我镇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二是领导班子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制定切合我镇实际的工作意见,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明确目标要求,安排部署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今年以来,我镇共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主题教育学习培训共25场次,培训党员、干部共约2400人次。
二、强化理论学习,大力提升法治思维
一是坚持领导带头示范学。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现行党和国家法律法规为重点,通过党委(扩大)学习会议、全体镇村干部会议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条例。二是定期组织集体学。组织镇机关全体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提高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强化使命担当,认真履职尽责,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三、深化普法宣传,助力法治建设
坚持创新创优工作方式方法,多形式、多角度、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了广大群众依法办事意识,助力推进基层法治工作。一是围绕基层治理难点、痛点,组织“村两委干部”成立“法律明白人”队伍,以法律明白人为普法宣传员,结合敲门行动、入户走访等常态化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把普法宣传工作贯穿于消防安全、信息采集、收缴养老保险等常规工作全过程,实现基层法律顾问前端化解矛盾纠纷。二是定期召开“禾坪说事”,通过拉家常,群众反映的民生热点问题,紧贴农村热点话题,结合身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对山林纠纷、宅基地继承、农民工欠薪维权等农村常见的纠纷案例展开讲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现场讲解法律知识,加深群众对法律的了解,深入推进“普法进村、宣讲进网格”活动,把法治宣传贯彻在与群众交流探讨中,搭建起与群众对话的新平台。三是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抓好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利用送法下乡、法治进校园、“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28”民法典、“6·26”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宣传节点,联合各部门和村居律师开展讲座,大力以各种方式将宣传开展到企业到村到户,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0余次,张贴法治宣传标语横幅36余幅,受教育群众达5000余人。同时,每学期组织一次以上的校园法治讲座,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暨预防校园性侵害”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防性侵”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青少年学生犯罪率持续下降,今年共开展宣传讲座10场次。
四、强化依法治理,推进社会法治
(一)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坚持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做到化早、化小、化了,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村社,消灭在萌芽状态,全镇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和“民转刑”案件。二是强化多元化解,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依托综治网格化工作制度以及各村调委会,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模式,我镇共有32名网格员,治保主任9名,形成层层有人员管综治的良好局面,组织网格员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发现矛盾纠纷及时处理,将矛盾扼杀在萌芽中。
(二)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规范执法程序。坚持严格、依法、公开、公正的原则,按有法依法、无法依政策、无政策按惯例、无惯例请示领导的行政效率规则,严谨地开展各项依法行政工作。二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三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加强日常管理和道德教育,开展执法人员法治培训,明确职责权限、权利义务,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五、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镇党委书记、镇长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亲自部署推进法治建设重要任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牢抓干部职工法治教育工作,组织我镇在编干部参加学法考试,考试参加率达到100%,优秀率达100%。二是聚焦中心任务,加快营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紧扣“百千万工程”中心任务,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重点解决“三农”、教育、医疗、养老等热点民生问题,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三是贯彻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以抓治安隐患、矛盾纠纷、信访热点、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的排查治理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坚持开展严打整治,强力推进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一年来法治建设工作的成效,我镇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法治人才匮乏。法治政府的建设离不开法治人才,法治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法治政府建设。如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行政执法的三项制度等施行审查人才不足。二是农村基层群众法律素质较低。农村群众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法治意识欠缺,与学法、懂法、知法、用法的差距较大,农民民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三是普法宣传形式不够创新。当前普法宣传的主要形式是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入户宣传、开讲座等传统媒介。新型的宣传方式运用还不够广泛。四是依法行政能力不足。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法律学习和严格的执法训练,镇村干部的依法行政观念和执法水平还有待提高。五是行政执法不够规范。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技能和文书知识,作出的处罚决定等法律文书专业水平不高。基层执法文书存在认定事实表述过于简单,案件定性不够严谨的情况。六是政府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够紧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涉及站所多,工作任务重,日常工作和综合协调等工作主要由司法所承担,统筹调度力度不够、协调难度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来,我镇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始终紧密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大力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推进现代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不断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二是积极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健全基层法治建设体制机制,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健全基层法治建设制度体系。三是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常态化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继续抓好法治宣传教育。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问题,坚持法治宣传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我镇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加强法治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治与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