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梓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07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依法治县办公室的科学指导下,敬梓镇人民政府坚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秉承法治至上、法治行政、法治治理体系理念,认真落实好“八五”普法规划,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聚焦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8”和县委“137”工作安排,狠抓法治政府建设,始终把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把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到行政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镇行政执法责任落实到位。现将我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见行见效上贯彻落实敬梓法治建设

  重学习、提站位,树牢法治信念。敬梓镇高度重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指示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列为2024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一是画好法治思维“工笔画”。敬梓镇党委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纳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议、决策的自觉性,严守政治纪律,始终保持同党中央高度一致。

  二是当好理论学习“守门员”。敬梓镇人民政府科学安排学法议题,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分别多次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专题会议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会议,要求全体镇、村干部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强化学思践悟,做到融会贯通,确保把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工作的各环节、各领域、全过程,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截至目前,组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15次,开展集中学习和专题教育培训20余次。

  二、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部署,在走深走实上护航法治紫金建设

  强部署、抓落实,厚植法治根基。2024年度,敬梓镇高度重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动法治紫金建设。

  一是抓住“关键少数”,聚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定学法计划,通过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带头表率、靠前指挥的“头雁”作用,积极发动干部职工通过学法考试平台、学习强国、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等平台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参与学法考试,参与率、合格率、优秀率均达100%。

  二是抓好“法治教育”,涵养干部队伍法治素养。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学习培训会,借助学习强国等平台将自学和集中学相结合,把宪法、党内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与宣传,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三是抓牢“永安实践”,谱写基层治理崭新篇章。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做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最大限度将基层社会各类矛盾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全面提升“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能力和水平,建设更高水平法治紫金。

  三、责任龙头舞在前,党政主要负责人高位推动,抓实履职尽责

  (一)擘画政治蓝图,绘就组织引领。敬梓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有机统一,坚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将法治建设纳入敬梓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汇报、召开有关会议,研究解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制,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面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二)落细制度体系,落实法治保障。敬梓镇党委书记任敬梓镇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加强对本镇法治建设牵头抓总、运筹谋划、督促落实等工作,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确保责任到位。将法治政府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普法和法治建设经费的落实,促进全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经费落实到位。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职能作用的发挥,制定印发了《敬梓镇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年度学习计划(2024年)》《敬梓镇人民政府普法责任清单(2024年)》《敬梓镇“八五”普法责任工作机制(2024年)》《敬梓镇2024年全年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实施方案》等,细化了敬梓镇建设法治政府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确保职能发挥到位。

  (三)聚焦法治理念,聚力法治建设。以法治理念为根本,坚持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主动养成从严从实、依法履职的新常态。通过及时充电,提升法律素养。带头树立“不学则退”的紧迫感,注重对法律、法规和党内规章的学习,认真深入学习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理论,对各级有关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进行研读、学习,筑牢法治意识。坚持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均召开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并注重对照党纪、法律法规进行检查。建立健全持证上岗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在全民普法教育中发挥表率作用。2024年全年无行政败诉或行政撤销案件。

  四、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情况

  (一)凝心铸魂奏响“法治声音”,深耕敬梓思想文化武装建设。敬梓镇人民政府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干部,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深悟透、深学笃行上持续用力。大力宣传法治建设新成就、新做法、新经验,注重运用新媒体,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LED电子屏等资源优势,构建全方位的媒体法治宣传平台,通过板凳议事会、庭院议事会、田间地头、禾坪说事、夜谈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讲法治,使群众通过不同渠道接受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营造全民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领域,坚持发挥学校法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兼职法治副校长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的靶向宣传的作用,倡导师生共同学法、共同守法,营造良好的学法氛围,全年共开展“守护花开护苗成长”法律进校园活动6场次,更好营造“学法、知法、懂法、崇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今年以来,我镇共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2场,覆盖群众2000余人,印发宣传资料2000份,在辖区内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群众法治素养明显提升。

  (二)见行见效聚焦“法律执行”,筑牢敬梓依法行政政府建设。敬梓镇人民政府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坚持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推进。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敬梓镇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定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构、审核人员、公示录入人员,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行政执法流程图喷绘并在办公场所公示;严格执行《广东省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全面落实《紫金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在各类民生项目等重大事项中,严格履行调研起草、听取民意、合法性论证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依法依规推进。二是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程序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规范取证活动,坚持文明执法。坚决纠正执法不公、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要求,提高全镇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认真抓好全镇执法人员证件的换发以及报名培训考试等工作,强化行政机关依法管理行政执法证件的意识,维护行政执法证件的严肃性。

  (三)多措并举推进“枫桥经验”,赋能敬梓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发挥基层人民调解职能,筑牢维稳防线,激发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村居法律顾问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方面的积极作用,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充分依托镇、村、网格员三级调解网络,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仔细排查辖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化解稳控在基层。同时在调解中将法下沉到田间地头、乡村邻里,合理运用以案释法、面对面普法等方式,把调解过程转化为普及法律知识的生动课堂,通过纠纷调解促进深度普法,通过广泛普法促进“遇事讲法、遇事找法”,逐步增强群众知法守法的行动自觉。

  五、存在问题

  2024年以来,法治敬梓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有一些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完善和提高。

  (一)是法治建设工作开展缺乏创新。法治建设推进中,树立法治典型、发现亮点不多,对典型经验的发现、总结和推广不够及时,如何在依法行政前提下创新法治政府建设仍需不断探索。机关干部学习主动性不强,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意识还有欠缺,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不够丰富多样,教育效果不高,日常管理和督查有待加强。

  (二)是普法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案例宣传特别是本地案例的宣传较少,宣传形式比较单调,群众对法条、理论不感兴趣,宣传效果不好,普法依然以传统方式为主,缺乏新的方法、手段及形式,全民普法的广度、重点普法的深度远未达到要求。宣传形式单一,活动开展受客观条件制约,有时紧时松现象。

  (三)是基层网格化建设基础较薄弱。村(居)网格员队伍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人员变动大,参加业务培训少,大多数网格员没有经过较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专业知识欠缺。

  (四)是法治政府建设联合作战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是单一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例如镇执法办的法制机构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存在欠缺,则需要通过司法所、镇法律顾问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保障日常工作中的依法行政。

  (五)是个别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还不强,口头上讲法治但在实际工作中轻法治或不讲法治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真正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依法行政水平不高。

  六、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固法治培训根基,锻依法履职能力。一是继续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执政能力,牢固树立法律权威至上、法律大于权力、权力服从法律的观念;在发展经济社会事务、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树立法治政府的良好形象,推进全社会的依法行政。二是抓住群众的普法教育不放松,继续夯实群众法治基础。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依法行政,让群众知法、学法,增强他们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从侧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提行政监督质效,助政务信息公开。着力提升执法队伍法治化水平,因地制宜,科学指导执法队伍内部开展集中学习研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集中学习和相关法律法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个人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科学执法。以学促干,以干践行,以行增效。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向群众公开各行政行为的法律政策依据、具体的办事程序,利用各种渠道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提高政务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抓法治宣传联动,扬普法教育优势。深入与法院、检察院、派出所等部门联合开展普法活动,深入校园、村居,利用国家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普法宣传,细化条文解读,发放宣传册、海报等,通过现场讲法,以案说法,掀起全镇学法、用法高潮,扩大法律知识普及覆盖面。

  (四)下矛盾化解功夫,优基层治理模式。深入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采用“普法+调解”模式调解基层矛盾纠纷,通过“以法解案”和“以案释法”的相辅相成,既有利于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事态萌芽阶段,又在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提升了当事人的法律知识和能力,真正起到“调解一宗案,普法一群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