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镇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南岭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县委“137”工作安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以头号工程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守正创新、苦干实干,高质高效推动南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抓实抓牢基层党建。一是严格执行省委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健全政治要件闭环落实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截至10月底,镇党委召开年度党建工作部署会议6次,党委会研究党建工作专题会议4次。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实施“三雁”工程,着力加强换届后村(社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持续实施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提升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在职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截至10月底,储备“头雁”后备人员14人,“雏雁”41人,组织开展了党员轮训班3期、党组织书记培训班3期,组织外出学习2次。三是持续完善村民小组党建,全镇6个村行政村143个村民小组优化调整为29个,实现2升1降,下来将持续完善村民小组党建驻联工作机制,推进村民小组党支部正常运转,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高位落实党纪学习教育。一是扛牢政治责任。镇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定工作方案,全面动员部署,我镇39个党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全覆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成效要求等,确保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二是统筹协调推进。加强与上级党纪学习教育专班沟通对接,根据阶段性任务,清单化、时限化有序推动实施。抓好各党组织的督促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分级分类制定具体学习计划。三是强化学用结合。充分发挥“关键少数”领学促学作用,举办南岭镇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组织镇领导班子成员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各党组织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开展集中学习,针对退休党员、行动不便党员制定定期“线上送学”“上门送学”“结对帮学”计划,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全覆盖。同时,将以训助学作为学习贯彻《条例》的重要途径,及时跟进中央及省、市、县媒体刊发、转发学习解读文章。
(二)发展壮大镇域经济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茶叶产业现代化提升项目,紧扣“紫金县东部茶旅融合示范区”建设目标,建成庄田村标准化茶叶加工厂,用好农村科技特派员政策促进茶叶品质提质,以“小绿叶”撬动南岭经济大发展。实施咸菜产业提升项目,加快南岭镇中能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建设标准化咸菜加工厂,推动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农光互补等新型农业发展,加快誉众农光互补综合体项目进度,主要建设光伏设施及种植灵芝等特色农产品,打造生态农业闭环,真正把“土特产”打造成强村富民的“金招牌”。
——全力提档全域旅游。一是加快推进德先楼4A景区及度假区打造项目,积极与投资方、设计团队对接沟通,打造以德先楼为核心的文旅度假区,建设农文旅融合新地标,目前正进行设计优化及用地报批工作。二是加快春升茶旅综合体项目进度,目前茶旅产业路已完成土地平整,近期开展硬底化工作;三是引进推进紫金县南岭镇乡村振兴农旅建设项目,总投资3100万元,主要建设接待服务中心、主题广场、尚农生态茶园、茶山民宿、森林氧吧等,打造集农业种植、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目前已经过县联审会议,正等待上级审批。
(三)持续强化联城带村功能
——持续提升承载能力。一是加快推进110千伏南岭输变电站项目,一举改变南岭电力不足现状,满足电力增长需求,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应急保障能力,为南岭高质量发展“充电蓄能”。二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环境,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公路网络,切实消除存在会车难、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截至10月底,已完成S337线黄坑桥危桥改造工程,东溪村Y281单改双工程、瑞邱村Y185线、VPV2线单改双工程以及庄田村Y277、Y278道路提升工程正加快推进,不断铺好群众出行“放心桥”、农村发展“致富路”。
——推进美丽圩镇提质扩容。一是抓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及提升改造工作,深入开展美丽圩镇“百日攻坚行动”,统筹推进圩镇巷道硬化、主路段绿化工程,扎实推进“三线”整治工作,提升特色化品质化水平。目前,已完成美丽圩镇入口、美丽圩镇客厅、农贸市场建设,其中美丽示范主街和外立面提升样板正在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雨污分流设施建设及沿路亮化提升工程,外立面改造已搭竹架50户,拆除40户商家招牌,外立面整治30户;“三线”整治项目已完成地下管道铺设工作、圩镇横跨线路整改及杂乱线路的整治、包扎。二是强化圩镇管理,常态化开展圩镇整治行动,重点开展“六乱”整治行动,每季度定期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切实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南岭圩镇。三是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及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卫生院综合大楼项目进度,稳步推动圩镇扩容提质,争创省级卫生镇,认认真真做优做美特色镇,不断强化联城带村节点功能。
(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大力推进城乡风貌管控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是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深入开展主干道“六乱”整治,组织动员村民扮靓房前屋后,大力提升主干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三线”秩序。截至目前,发动群众参与250余人,清理垃圾杂物50余吨,清除“牛皮癣”300余处。二是大力推进城乡风貌管控工作。组织镇村干部对辖区内赤膊房、铁皮棚、瓦进行全方位摸排,摸清底数,进一步明确任务清单,细化分工,科学制定外立面整治提升计划,推动外立面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同时,积极对接太平洋云南路建九集团制定中心片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并于9月底进场施工。截至目前,全镇赤膊房改造提升158栋,整治铁皮棚(瓦)29处,女儿墙挑檐微改造完成3500多米,破旧泥砖房6处、破旧鸡舍10处、不锈钢围栏6户。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立足各村实际,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形成土地开发利用、闲置资产盘活、特色产业建设、项目投资入股等发展路径,多措并举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组织6个行政村联合成立“强村”公司,入股紫城工业园,合力购买茶叶色选机、共同谋划“万亩茶园”项目,更多更好惠及广大农民,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增长”。截至10月底,6个行政村总收入155.58万元,村均收入为25.93万元。
——推进基础设施通村入户便民利民。一体推进道路硬底化行动及亮化行动,截至10月底,主干道路硬底化及亮化任务已经完成,支路硬化已完成0.5109公里,巷路硬化已完成3.7661公里,打通群众服务的“最后一米”。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一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大信访案件调处力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禁毒排查、反邪教等工作,截至目前,共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活动8次,禁毒巡查11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4件,成功调解12件,受理上级来信来访、转交办件6件,已办理5件,办结率达83%。
二是全面推广落实“禾坪说事”基层治理模式。实施基层治理提升行动,全面推广落实“禾坪说事”基层治理模式,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截至目前,共开展“禾坪说事”91次,累计参加群众900余人,收到群众民生热点问题和建议17件,为群众解决15件、跟踪落实2件,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积极响应耕地保护政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牢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标准,稳步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扎实开展疑似违法图斑核查整治工作,加大农村建房巡查力度和违规乱占耕地建设打击力度,强化农村建房全流程审批和规范管理,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审批标准。截至目前,共审批33宗建房申请,开展巡查40次,发现违建4宗,制止4宗,有效遏止建房乱象。
(五)深入推进绿美南岭生态建设
——全面实施绿美南岭生态建设重点任务“六大行动”。全面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扎实开展“河力绿美”绿化专项工作,巩固提升省级森林城镇创建成果,不断擦亮绿美底色。截至目前,共计有430余名党员参与“五带头”行动,发动乡村绿化义务植树20场次,种植各类苗木10100余株(其中胸径8厘米以上的720株),打造市级示范点1个,建设支部林11片、代表林1片、青年林3片、巾帼林6片、企业林1片、人才林1片,完成5个美丽宜居村创建占比83.3%,完成创建干净整洁村6个占比100%,创建美丽庭院305户,投入资金约37.6万元,筹集资金(苗木折合)约14万元。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坚持“管车、降尘、治污、禁烧、控放”多措并举,严格落实“双减”“双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等级。持续抓好土壤源头管控,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农业面污染防治,确保土壤环境安全和地下水水质达标。建立健全涉环保问题长效管理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质增效,切实筑牢南岭生态屏障。截至10月底,共开展巡察工作30余次,摸排各类涉污养殖户35户,整改5户。
——筑牢森林防灭火安全网。一是严格落实省市县关于森林防灭火部署会议要求,全面提升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的效能与效率。截至10月底,集中开展森林防灭火巡查18次、森林防灭火集中宣传活动18次,组织应急实操演练5次,开展专项排查打击行动2次,排查整治火险隐患点18个,确保实现全年“零山火”目标。二是继续加强森林防灭火应急技能培训。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及时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各类业务培训,特别是对镇半专业扑火队员和护林员进行全面的森林防灭火基础知识和实操培训,不断提高相关森林防火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巩固提升我镇森林防火科学处置能力。
此外,积极支持工青妇组织开展工作,老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健康发展,宣传、统战、意识形态、统计、武装、民兵等工作也取得新进展、新进步。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南岭镇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具体部署,切实拿出推进“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自信自强、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勇毅前行,奋力推动南岭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新进步,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图景在南岭可感知、有共鸣,全力推动镇域产业现代化,奋力谱写南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紫金实现又稳又好、加快发展贡献南岭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南岭新的更大贡献。
围绕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发展是第一要务,在产业项目支撑上实现新突破
坚定实施产业强镇行动,保持项目为王不动摇,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用好用活强村公司,推动实现规范运营、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面完成县下达各项目标任务,持续焕发经济发展活力,建设繁荣兴旺南岭。
(二)扎实打造美丽圩镇,在联城带村功能上实现新突破
突出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基础、提颜值,高水平推进圩镇提质扩容,积极提升“三圈”,开展圩镇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六乱”整治力度,划片区分网格管控秩序,确保圩镇管理平稳有序,着力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美丽圩镇。
(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和美乡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效推进城乡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持续巩固庄田村省级典型村培育成效,大力培育高新村省级典型村,统筹建设东溪村、瑞邱村风貌带示范片、王告村示范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高质量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狠抓粮食稳产保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灵芝基地、咸菜基地,谋划茶旅融合发展开发,加快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四)持续擦亮绿美底色,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红线,留足绿色空间,巩固提升省级森林城镇创建成果,开展好镇村绿化美化工作,建好防火林带,筑牢防灭火安全网,广泛发动社会群众凝心聚“绿”,做好“增绿”文章、夯实“护绿”责任、实施“守绿”工程、拓展“用绿”成效,认真绘就南岭更加美好的生态画卷。
(五)全力抓好民生事业,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建好民生工程,努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快优化镇村交通环境,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支路、巷道硬化亮化等,不断补好“基础课”,畅通发展“循环网”;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设施,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卫生院综合楼建设进度,做好退役军人、军属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保障及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救助,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在维护社会安定上实现新突破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加强隐患排查整改,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底线,守护好万家灯火、社会安宁;多措并举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及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信访案件的发生,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真正做到解民困、化民忧;健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及应急演练,提升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处置能力,织密防火“安全网”、筑牢防汛“安全堤”,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