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设机构

发布时间:2025-01-03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一、办公室。负责文秘、会务、机要、档案、信息、保密、信访、热线督办、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双拥、综治维稳、消防、安全生产、森林防火、“十项实事及重点项目”办理、局机关修缮、办公设备采购及日常后勤保障服务等工作。

  二、规划发展与信息化股。一是承担健康紫金战略协调推进工作,组织拟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导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及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卫生健康大数据统计、监测、分析和应用工作。二是负责基建项目申报、能源信息统计、网络安全等工作。

  三、财务股。负责局机关和预算管理单位预决算、财务、资产管理、审计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医保费用补偿、“6.30”扶贫救济活动、农村赤脚医生和接生员补助经费发放和人员核定、卫生事业经费统筹安排使用、采购医疗设备审批、基建修缮项目审批、资产报废及调配审批、强基办等工作。

  四、政策法规与综合监督股。一是指导卫生健康系统法制宣传教育、普法教育、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二是承担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工作,查处医疗服务市场违法行为。三是组织开展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涉水产品、医疗机构、中医服务、传染病防治、血液安全的监督检查。四是组织实施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相关政策、标准。五是负责扫黑除恶、扫黄打非、打击“两非”、卫健系统计生服务和管理、精准扶贫、环保、计生证明、行政服务窗口等工作。六是职业健康工作。

  五、疾病预防控制和职业健康股。一是组织实施免疫规划,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承担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二是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管、评估和交流。三是承担卫生应急工作,监测、预警、报告、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四是负责慢性病管理、生活饮用水检测、“三防”应急、医疗应急保障和救援等工作。

  六、医政医管股。一是监督实施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服务、献血及采供血机构管理、行风建设等行业管理政策规范、标准,承担推进护理、康复事业发展工作。二是拟订公立医院运行监管、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并组织实施。三是组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物政策。开展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和短缺药品预警,监督管理医疗卫生机构药事管理工作。四是承担机关行政审批和相关服务工作。五是承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体工作,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建议,承担组织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六是负责“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医保业务监管、征兵体检、评残、义诊、行业扶贫、农村赤脚医生政策咨询及解释、乡村医生队伍管理、特岗医生管理、医患纠纷调解处置等工作。七是负责县120指挥中心日常业务。

  七、基层卫生健康股。一是组织实施基层卫生健康政策、标准和规范,指导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二是负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

  八、妇幼健康和家庭发展股(加挂计生协会办公室)。一是指导妇幼卫生、出生缺陷防治、婴幼儿早期发展、产前诊断技术管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和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二是承担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和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三是组织实施医养结合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四是组织实施生育政策,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承担计划生育日常管理。五是负责农村接生员政策咨询及解释、孕前优生、“两癌”筛查、药具发放、术后并发症对象管理、计生协会日常管理、联系妇联等工作。

  九、宣传与科技教育股。一是组织开展卫生健康宣传、健康教育、健康素养及促进活动,承担卫生健康科学普及、新闻信息报告和发布等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全科医生培训等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三是负责精神文明、意识形态、党报党刊、禁毒、文艺运动会、微信公众号等工作。

  十、爱国卫生管理股(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一是统筹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全县卫生创建活动,统筹协调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和健康细胞等建设工作。三是组织指导农村改厕工作。四是组织开展控制吸烟工作。五是承担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六是负责乡村振兴、“创文创卫”等工作。

  十一、人事股。一是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劳动工资、队伍建设等工作,负责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管理。二是承担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三是负责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联系共青团统战侨联、工会、核实“五险一金”和基层卫生院年度绩效考核等工作。

  十二、中医药管理股。一是拟订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二是监督指导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业务以及中医行业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执行。三是拟定中医药人才和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科研成果及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四是组织开展中医药教育和中医“治未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