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种植苗木3.12万株!做好乡村绿化工作,紫城镇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5-04-25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紫城镇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认真落实绿美紫金生态建设目标任务,抓实“三项举措”,创新构建“高位统筹推进、全民共建聚力、示范引领增效”的乡村绿化新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全镇掀起乡村绿化活动热潮。2025年以来,累计投入绿化资金168万元,种植苗木3.12万株,其中经济树种6470株。
  一、高位统筹谋布局,下好乡村绿化“先手棋”
  坚持党委统筹、全域谋划,以党建为引领,明确乡村绿化美化方向。充分发挥镇党委“一线指挥”作用,“高站位”谋划,“一盘棋”部署,确保全镇乡村绿化美化工作稳步推进。

图片

  一是专班专责推进抓落实。成立镇党委书记挂帅的乡村绿化工作专班,建立工作督导机制,制定《紫城镇2025年镇村绿化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时间表”“任务书”和“责任单”,进一步强化组织统筹,压实工作责任,确保绿化任务落地见效。二是规划引领谋布局。依托“绿化一张图”系统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绿化,扎实开展“五个一”特色活动,重点打造黄花村“绿美示范村”及30个绿化美化村,构建“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提质”的绿化格局。三是多元筹资破瓶颈。创新“乡村能人捐资+财政配套+社会投劳”模式,发动商会、乡村能人捐赠绿化资金114万元,撬动社会资本占比超50%,争取省广新控股集团帮扶专项资金3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77361㎡的广新公园,服务周边4万余人。

图片

  二、全民参与齐共建,奏响乡村绿化“和谐曲”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凝聚绿化乡村最大合力,营造“人人爱绿”的浓厚氛围,为乡村绿化美化工作注入源源不断动力。一是县直单位共绘“同心圆”。借助县直单位挂点联系机制,动员县府办、县社工部等17个县直单位开展“一名党员一棵树”活动,有效利用绿色资源,合理规划种植,构建绿美生态空间,种植香樟、紫玉兰等苗木4435株,建成“劳模工匠林”“青年志愿林”等主题林,形成“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的示范效应。二是义务植树共织“生态网”。坚持“政府搭台、群众参与”的原则,通过微信公众号、村民宣传群等渠道发布义务植树信息20条,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组织紫城青年突击队、党员先锋、人大代表等群体开展备耕打穴、植树活动43场次,吸引超1500人次的社会人员积极参与,迅速掀起乡村绿化美化工作热潮。三是村民自治共管“责任田”。紧密联系群众、主动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乡村绿化美化工作的积极性,引导全民共同参与。深入开展“美丽庭院”“三美家庭”评选活动,将房前屋后的绿化责任细分到户,激发村民种植和管护“内生力”,实现“要我绿”向“我要绿”转变。

图片

  三、示范引领树标杆,打造绿美紫城“新典范”
  坚持树典型、抓示范,以点促面,以线带面,充分发挥典型样板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擦亮“商会林”生态名片。深化“百会帮百镇”行动,凝聚紫金商协会力量,建成“商会林”一期工程,栽种簕杜鹃、红花油茶等乡土树苗2300株,配套建设榕树林停车场和600米登山步道,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县城近郊生态打卡地。二是释放典型村乘数效应。围绕“百千万工程”,重点谋划典型村绿美建设,以“一村绿”带动“村村绿”。黄花村规划建设黄花开心农场、联村景观徒步道、山体自然公园等绿美空间,将美丽资源有效转化为美丽经济,有力推动农文旅产业与经济社会全局的深度融合和联动发展。蓝坑村以客茶谷和茶产业大道为主线,规划种植景观树木4500株以上,把产业路变风景路,让茶园变公园,进一步释放了典型村的乘数效应。三是激活示范带强劲引擎。以“温泉康养 茶旅画廊”风貌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加快实施国省道增绿计划,沿主干道完成绿化4公里、提升绿化品质2处,为绿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