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高发,市疾控专家提醒……
近期、全国各地感染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人数增多。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
当前、我市正处于“红眼病”病例上升阶段10月之后发病水平将逐渐回落
此前几年我市“红眼病”处于较低水平,为何今年出现病例增多趋势?市疾控中心应急传防所负责人高淑萍介绍,“红眼病”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人群免疫力消退,易感人群累积,导致病例增多,近期刚好进入流行高峰期,而入学后一两周校园内学生聚集,往往成为“红眼病”流行的高发季。
就目前我市病例来看,多数病例是与患者有生活接触,如家人、同学等。“因为该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通过接触传染。”高淑萍说,目前,我市监测到的病例症状都比较轻,而且“红眼病”是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为7至10天,预后好。
勤洗手、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不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枕头、眼药水、眼镜等物品;经常清洗、更换枕套、床单和毛巾等生活用品;如眼睛出现不适症状,不要前往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避免与家人直接接触;家长每天开展健康监测,观察小朋友眼睛有无异常。
如果已经感染“红眼病”,该怎么办?“按照就诊、隔离、消毒这几个步骤。”高淑萍建议,感染者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遵医嘱治疗,避免延误病情,造成疫情蔓延;若家中有人感染“红眼病”,应做好隔离措施,防止家庭内传播,同时减少公共场所活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如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不共用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
“落实晨午检制度很简单,但很重要。”她说,如果发现有眼结膜红肿、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等情况或疑似病例者应暂停入园或入校;经确诊为“红眼病”的患者,要落实隔离措施,一般发病后7天且症状消失为解除隔离的判定条件;开展清洁消毒也很必要,尽量使用擦拭的方式对公共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学校或托幼机构如果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及时上报辖区疾控中心,并做好隔离和消毒等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