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023年紫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5-01-06 来源: 紫金县统计局 阅读人次: -
【字体: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一年来,紫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8”具体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争当绿色崛起先行地的奋战势头,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根据河源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紫金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55.76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55亿元,增长6.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5.0%,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0.29亿元,增长5.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5.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3.92亿元,增长4.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9.1%,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4:24.9:48.7调整为26.7:25.9:47.4,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降低了1.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399元,增长5.2%。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6.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5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7.73%,比上年末提高0.38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74.7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5万人。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1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农业产值39.52亿元,增长7.9%;林业产值11.33亿元,增长3.5%;牧业产值9.74亿元,增长10.1%;渔业产值1.04亿元,增长3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55亿元,增长9.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43.6万亩,比上年减少718亩;油料种植面积6.29万亩,增加1211亩;蔬菜种植面积13.36万亩,增加986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7.41万吨,同比下降0.1%,其中稻谷16.73万吨,增长0.4%;花生产量1.49万吨,增长1.8%;蔬菜产量20.18万吨,增长0.3%;水果产量13.89万吨,增长0.1%;茶叶产量3633吨,增长15.0%。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391吨,增长2.6%。

  全年猪牛家禽肉产量3.46万吨,比上年增长8.9%。其中,猪肉产量1.88万吨,增长5.7%;禽肉产量1.54万吨,增长13.3%。年末生猪存栏14.73万头,下降14.6%;生猪出栏24.57万头,增长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家,比上年末增加2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12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84亿元,增长7.3%。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0.4%。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4.2%;股份制企业增长19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8%;私营经济企业下降97.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7.3%;重工业增长0.5%。分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下降49.6%;小型企业下降27%。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12.57亿元,增长9.7%;利润总额13.1亿元,下降1.2%;资产负债率60.3%,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08.6%;流动资产周转率1.79次。

  全县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比上年减少4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5.23亿元,增长16.0%;实现入库税收1.85亿元,增长390.5%。

  年末具有资质等级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施工企业35家,比上年末增加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56亿元,增长15.8%。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4.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29亿元,增长5.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3亿元,下降16.1%;金融业增加值4.59亿元,增长5.2%;房地产业增加值15.32亿元,增长2.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0.54亿元,增长7.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0.46亿元,下降6.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8.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7.9%。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86万人,增长0.8%;旅客运输周转量1.8亿人公里,增长0.7%;货物运输总量802万吨,增长93.2%;货物运输周转量6.91亿吨公里,增长76.3%。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85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50.8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9亿元,增长21.5%;电信业务总量3.79亿元,下降2.2%。年末电话总用户44.31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1%;其中,固定电话用户5.0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9.25万户。年末5G移动电话用户23.53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30.65万户,比上年末减少0.01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7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23万户。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37.4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15万户。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5.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4.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5%。民间投资增长18.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5.9%。分投资主体看,内源性经济投资增长10.5%,其中,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2%,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增长22.5%。外源性经济投资增长38.9%,其中,港澳台商投资增长50%。分行业看,住宿餐饮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346.5%、840.2%、2080.2%。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3亿元,比上年增长7.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22亿元,下降1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81亿元,增长72.1%。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39.21亿元,下降3.6%;餐饮收入7.83亿元,增长155.8%。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出口总额5.1亿元,增长13.3%;进口总额0.3亿元,增长50%。

  年末,全年签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782万元,比上年减少3386万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65万元,比上年下降63.1%。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9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税收收入4.52亿元,增长5.2%;非税收入4.17亿元,增长1.7%。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民生类支出4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8.6%。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7.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73.14亿元,增长8.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6.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3%。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1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96亿元,增长13.3%;人身保险保费收入1.2亿元,下降6.8%。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及给付1.36亿元,增长22.1%,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1.04亿元,增长21.2%,人身保险赔付支出0.32亿元,增长25.1%。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75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85元,比上年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4元,比上年增长8.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1.29:1缩小为1.26:1(农民收入为1)。

  年末全县参加职工养老保险29万人,净增0.0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32万人,净减0.0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74万人,净增0.0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71万人,净减0.25万人。年末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3.12万人,净减2.92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5.2万人,净减0.5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47.92万人,净减2.41万人。

  十、教育

  全县共有幼儿园77所,在园幼儿1.63万人,比上年减少1747人;小学52所,普通中学30所,其中,初级中学23所,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在校学生4.87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68万人;高中在校学生1.31万人,比上年增加0.08万人。全县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619人;开放大学1所,在校生388人。特殊学校2所,在校生94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

  年末全县文化馆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量达31.7万册(件),全年流通26.06万人次;博物馆、纪念馆3个,文物藏品2255套;广播电视台1座。

  年末,全县各类旅行社6家;已评定的星级饭店1家,为三星级饭店,未评定的星级饭店70家。

  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87个(含农村卫生站及村级医疗点),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526张,比上年下降0.04%;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331张,下降3.1%。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047人,增长4.8%,其中,执业医师555人,增长5.1%;执业助理医师479人,下降1.8%;注册护士1262人,增长1.9%。

  十二、能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0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15.7%,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增长9.8%,单位生产总值电耗比上年上升2.7%。全社会用电量24.05亿千瓦时,增长6.8%,其中工业用电量14.88亿千瓦时,增长5.9%。

  全县废水排放总量2519.48万吨,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41.35万吨,比上年增长23.8%;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751.75万吨,比上年增长36.1%,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620.34万吨,比上年下降0.9%。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17.2亿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8%。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9.98吨,比上年下降31.7%。工业颗粒物排放量80.83吨,比上年下降17.0%。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3.19万吨,比上年增长12.7%。

  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355起,比上年增加18起;死亡38人,比上年减少5人;受伤467人,比上年增加50人;损失折款数63.77万元,比上年减少1.88万元。

  注:

  1、本公报中2023年数据为年鉴统计数。

  2、除注明外,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各种经济类型所有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及大个体户。

  5、规模以上服务业范围是:(1)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2)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3)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6、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先进轻纺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社会保障数据、公路运输数据、外贸外经数据、国际互联网用户、邮电业务总量、旅游、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广播、电视、货币金融数据、教育数据、卫生数据、档案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取自《河源市统计年鉴2024》;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